白頭翁,性寒,味苦,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孕婦禁用,胎兒發(fā)育不良,孕婦可致出血,流產(chǎn)。
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別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貓爪子花等等,分布在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黑龍江等省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
白頭翁作用與功效
1、抗阿米巴原蟲:白頭翁煎劑及其皂甙在體外和體內(nèi)都能抑制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生長,但都需大劑量。在體外試驗中,煎劑在1:40時,能完全抑制阿米巴蟲的生長;1:60時培養(yǎng)液中已出現(xiàn)有圓縮的囊前型,皂甙則在1:200能完全抑制原蟲生長,1:500時即出現(xiàn)園縮的囊前型,1:1000時出現(xiàn)滋養(yǎng)體感染大白鼠的治療作用。煎劑及皂甙都能效的抑制鼠腸內(nèi)阿米巴原蟲的生長,低有效量均為1.0g(生藥)/kg(相當于鹽酸依米丁的1/250-1 /750),劑量降為0.3g/kg時作用即不明顯。
2、抗陰道滴蟲:白頭翁在體外抗陰道滴蟲的試驗中,60%的浸膏或水液于5%濃度時5分鐘即可殺滅天滴蟲,流浸膏對陰道粘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繼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對滴蟲仍然有效另有報道白頭翁粉殺滴蟲的MIC為2mg/ml。
3、抗菌作用:白頭翁新鮮莖葉榨取的汁液在體處(平皿挖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質(zhì)后即失去作用(而秋牡丹則仍有此作用);對痢疾桿菌的作用較差,但亦有報告,煎劑對痢疾桿菌之作用依菌腫濃度不同而異,對志賀氏菌作用較強,對舒氏、弗氏及宋氏桿菌的作用依次減弱或不抑菌。
4、抗病毒作用:白頭翁水浸液能延長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對其肺部損傷亦有輕度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