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巴豆,很多人對它的印象就是“這是一種瀉藥”。巴豆的作用的確也體現(xiàn)在“下泄”,能溫腸瀉積、逐水消脹、宿食積滯以及滌蕩腸胃中的沉寒痼冷。除此之外,中醫(yī)中還常用巴豆外用來治療瘡瘍。那么巴豆的毒性有哪些?
巴豆的毒性
1、巴豆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種子毒性大;其含巴豆毒蛋白及巴豆油。
2、巴豆毒蛋白是一種細胞原漿毒,能溶解紅細胞,并使局部細胞壞死;巴豆油系一種峻瀉劑,對胃腸道粘膜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與腹痛,重則發(fā)生出血性胃腸炎,大便內(nèi)可帶血和粘膜。對腎亦有刺激作用。皮膚接觸巴豆油后,能引起急性皮炎。
3、食后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灼燒感,惡心、嘔吐、上腹部劇痛、劇烈腹瀉、嚴重者大便帶血、頭痛、頭暈、脫水、呼吸困難、痙攣、昏迷、腎損傷,最后因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而死。
4、孕婦食后可致流產(chǎn)。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接觸巴豆引起急性皮炎及全身癥狀。
5、以巴豆液喂小鼠、兔、山羊、鴨、鵝等均無反應(yīng);牛、馬食之引起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重者死亡;對青蛙無害,對魚蝦、田螺及蚯蚓等則有毒殺作用。種子油小鼠耳殼試驗ED50(半數(shù)有效刺激劑量)為0.5μg/car。
巴豆用藥禁忌
無寒實積滯、孕婦及體弱者忌服巴豆。巴豆畏牽?;ā\净橹?。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無寒積者忌巴豆。(巴豆)毒者,以冷水、黃連水、大豆汁解之。 巴豆全株有毒,以種子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