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等?!侗静輳男隆酚涊d:“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diào)補,甚為平妥?!毕旅婢透S康網(wǎng)小編來了解一下黨參的炮制方法吧。
黨參為植物黨參和中藥材的統(tǒng)稱。黨參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0種,中國約有39種,藥用有21種、4變種。中藥黨參為桔??贫嗄晟荼局参稂h參、素花黨參、川黨參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根。黨參為中國常用的傳統(tǒng)補益藥,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qū)出產(chǎn)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xiàn)代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甾醇、揮發(fā)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黨參是中醫(yī)常用補氣藥,應(yīng)用歷史悠久。黨參之名,最早見于清代《本草從新》,其后《本草綱目拾遺》、《植物名實圖考》等都有記載。由于五加科的上黨人參資源日趨減少,至清已絕跡,太行山產(chǎn)的黨參乃被利用起來。并載于《本草從新》。名曰黨參。黨參最早發(fā)現(xiàn)于上黨郡(今山西省長治一帶),故而得名。因上黨郡為潞州,又稱為潞黨參,在五臺山一帶的野生黨參,稱“五臺黨參”?!侗静輳男隆酚涊d:“參須向上黨者佳,今真上黨人參久已難得,肆中所謂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風(fēng)黨參性味平和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薄吨参锩麑崍D考》記載:“山西多產(chǎn),長根至二、三尺,蔓生,葉不對節(jié),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開花如沙參,花青白色,土人種之為利,氣極濁?!边@與目前山西野生及栽培的黨參形態(tài)相似。
別名
上黨人參、防風(fēng)黨參、黃參、防黨參、上黨參、獅頭參、中靈草、黃黨。
藥材性狀
與人參類似,但分枝較少,僅根上端1~3cm部分有環(huán)紋,質(zhì)稍軟,斷面裂隙少。味微酸。呈長圓柱形,稍彎曲,長10-35cm,直徑0.4-2cm。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莖痕的頂端呈凹下的圓點狀;根頭下有致密的環(huán)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長的一半,栽培品環(huán)紋少或無;全體有縱皺紋及散在的橫長皮孔,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物。質(zhì)稍硬或略帶韌性,斷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皮部淡黃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采收加工
黨參移栽,當(dāng)年秋天即可采種。開花結(jié)果后,果實變褐色時采種,逐次采收產(chǎn)量高,一次性的采收產(chǎn)量低。種子干燥后,放于通風(fēng)處。每公頃采收種子150~225干克。
藥材基源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該品為桔??浦参稂h參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黨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凈,曬干。
②《中華本草》:為桔??浦参稂h參、素花黨參、川黨參、管花黨參、球花黨參、灰毛黨參的根。
品種考證
清乾隆年間《本草從新》評述:“古本草云:參須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賣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惟防參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尤以黃松背黨參為貴!南太行之巔獨特地理環(huán)境氣候和土壤造就了參中之王,參根有王者之形,出土彰顯王者之氣!故古稱黃松背為長參之寶地。
黃松背黨參的橫斷面呈五花形又名菊花參,五花參.離開此地引種到外,“花瓣”便不復(fù)存在,此中奧妙與“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如同一理。更為黃松背添加了其神秘感!其黃松背黨參嗅之異香撲鼻,手感綿軟,不折,入口甘甜如餞,具有油性大,粉性足,無渣滓,無污染之優(yōu)點。含糖量,藥用價值比一般黨參高出 1~1.5倍,有“一棵五花參,強如十斤參”之說.
黃宮繡著《本草求真》更明確指出:“山西太行新出黨參,其性止能清肺,并無補益,與久經(jīng)封禁真正之 黨參絕不相同?!啊凹瓷轿魈猩叫鲁鲋h考之,張璐亦謂甘平清肺,并非等于真正黨參確有補益。今人但見參貴,而即以此代參,不亦大相徑庭乎?”
桔??泣h參在明代以前的歷代本草中沒有記載,亦無該植物圖 ,表明了明代以前黨參并未入藥。清代《本經(jīng)逢源》、《本草從新》、《本草求真》等著作中不同程度地記載了 在上黨產(chǎn)人參逐漸絕跡時應(yīng)用新出黨參代替人參的情況和經(jīng)驗,并認為兩者功效不同。清代 《潞安府志》在黨參項下的記述也證實了上黨“古有人參”,“今所出惟黨參”。個別醫(yī)家失之祥察,將古之人參與今之黨參混為一談是毫無根據(jù)的。黨參系蔓生莖與人參一莖直上 ,掌狀復(fù)葉輪生于莖頂大相徑庭。現(xiàn)保存在日本奈良寺正倉院中的中國唐代人參實物標(biāo)本為 古代人參是五加科人參而不是黨參提供了鐵證。在閱讀古今本草著作時,應(yīng)分析其所用“上黨人參”、“上黨參”、“黨參”等名稱的真正所指。今之黨參并非古之人參。(鄒蔭甲《黨參的本草學(xué)考證》)
炮制方法
1、黨參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黨參:將大米置熱的炒藥鍋內(nèi),用中火加熱至冒煙時,投入黨參片拌炒,至黨參呈黃色時取出,篩去米,放涼。(每100kg黨參片,用米20kg)
3、蜜炙黨參: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與黨參片拌勻,悶透,置熱炒藥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不斷翻炒至黃棕色,不黏手時取出,放涼。(每100kg黨參片,用煉蜜20kg)。
成品性狀
1、黨參片:黨參呈橢圓形或類圓形的厚片,便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切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紋,中央有淡黃色圓心。周邊淡黃白色置黃棕色,有縱皺紋。有特殊香氣,味微甜。生黨參片益氣生津力勝。常用于氣津兩傷或氣血兩虧。
2、米炒黨參:表面老黃色,具香氣,余同生黨參片。氣變清香,能增強和胃、健脾止瀉作用。多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
3、蜜制黨參:形如黨參片,表面黃棕色,顯光澤,味甜。增強了補中益氣潤燥養(yǎng)陰的作用。用于氣血兩虛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