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xì)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藜蘆,詳細(xì)的描述一下藜蘆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藜蘆的簡介
【名稱】:藜蘆
【別名】:蔥苒、蔥葵、山蔥、豐蘆、蕙葵、公苒、蔥苒、蔥炎、藜盧、鹿白藜蘆、鹿蔥、憨蔥、蔥蘆、蔥管藜蘆、旱蔥、人
【藥材類別】:根莖類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辛,寒。
②《別錄》:苦,微寒,有毒。
【歸經(jīng)】:肺;胃;肝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
②《本草再新》:入肝經(jīng)。
【入藥部分】:為百合科植物藜蘆、牯嶺藜蘆、毛穗藜蘆、興安藜蘆及毛葉藜蘆的根及根莖。
【產(chǎn)地和分布】:產(chǎn)自中國東北、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內(nèi)蒙古、甘肅、湖北(房縣)、四川和貴州。也分布于亞洲北部和歐洲中部。
【形態(tài)特征】:
1.藜蘆,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植株粗壯,基部的鞘枯死后殘留為有網(wǎng)眼的黑色纖維網(wǎng)。葉互生;無葉柄或莖上部葉具短柄;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寬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2-25cm,寬約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兩面短毛。圓錐花序30-25cm,寬約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兩面短毛。圓錐花序30-50cm,側(cè)生總狀花序常具雄花,頂生總狀花序常較偶生花序長2倍以上,幾乎全部為兩性化,總軸和枝軸密被白色綿狀毛;花被片6,開展或略反折,長圓形,長5-8mm,寬約3mm,全緣,黑紫色;雄蕊6,花藥腎形,背著,匯合為1室;子房卵形,3室,無毛,花柱3。蒴果卵圓形,具三鈍棱,長1.5-2cm,寬1-1.3cm。種子扁平,具膜質(zhì)翅。花、果期7-9月。
2.牯嶺藜蘆 多年生草本,高約1m。植株基部具棕褐色帶網(wǎng)眼的纖維網(wǎng)。葉互生;葉柄長5-10cm;葉片寬橢圓形,有時狹長圓形,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長而擴展,具多數(shù)近等長的側(cè)生總狀花序,總軸和枝軸具灰色白綿狀毛,側(cè)生花序的花梗長6-8mm;花被片6,淡黃綠色、綠白色或褐色,伸展或折反;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 2/3,花藥近腎形,匯合成1室;蒴果橢圓形;種子扁平,具翅?;ā⒐?-10月。
3.毛穗藜蘆 植株高60-160cm。莖較纖細(xì),基部稍粗,中鞘直徑約1cm,被棕褐色有網(wǎng)眼的纖維網(wǎng)。葉互生;葉柄長達(dá)10cm;葉片折扇狀,長圓狀披針形室狹長圓形,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長25-50cm,常疏生較短的側(cè)生花序,總軸和枝軸密生綿狀毛;花梗長約為花被片的2倍,長可達(dá)1cm或更長,側(cè)生花序上花梗明顯短于主軸上花梗;花多數(shù),疏生;花被片6,開展或反折,黑紫色;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藥近腎形,背著,匯合為1室。蒴果橢圓形;種子扁平,具膜質(zhì)翅?;?、果期7-9月。
藜蘆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0.3-0.6g。外用:適量,研末,油或水調(diào)涂。
藜蘆的功效與作用
涌葉風(fēng)痰;殺蟲。主中風(fēng)痰壅;癲癇;虐疾;疥癬;惡瘡。用于中風(fēng)痰壅,癲癇,瘧疾,骨折;外用治疥癬,滅蠅蛆。
①《本經(jīng)》:主蠱毒,咳逆,泄痢,腸澼,頭瘍,疥瘙,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
②《別錄》:療噦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馬刀,爛瘡。
③《藥性論》:主上氣,去積年膿血泄痢。治惡風(fēng)瘡、疥癬、頭禿,殺蟲。
④《本草圖經(jīng)》:大吐上膈風(fēng)涎,暗風(fēng)癇病,小兒鰕齁;用錢匕一字則惡吐人,又用通頂,令人嚏。
⑤《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毒蛇咬傷及殺蟲用。
藜蘆的附方
①治諸風(fēng)痰飲:藜蘆十分,郁金一分,為末。每以一字,溫漿水一盞,和服探吐。(《經(jīng)驗方》)
②治中風(fēng)不語,喉中如曳鋸聲,口中涎沫:藜蘆一分,天南星一個(去浮皮,于臍子上陷一個坑子,納入陳醋二橡斗子,四面用火逼令黃色)。同一處搗,再研極細(xì),用生面為丸,如赤豆大,每服三丸,溫酒下。(《經(jīng)驗后方》)
③治頭痛不可忍:藜蘆一莖,暴干,搗羅為散,入麝香麻子許,研勻吹鼻中。(《圣濟總錄》吹鼻麝香散)
④治頭痛鼻塞腦悶:藜蘆(研)半兩,黃連(去須)三分。上二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搐入鼻中。(《圣濟總錄》通頂散)
⑤治黃疸:藜蘆著灰中炮之,小變色,搗為末,水服半錢匕,小吐,不過數(shù)服。(《肘后方》)
⑥治老瘧久不斷者:藜蘆、皂莢(炙)各一兩,巴豆二十五枚(熬令黃)。依法搗,蜜丸如小豆??招姆煌瑁窗l(fā)時一丸,臨發(fā)時又一丸,勿次食。(《補缺肘后方》)
⑦治久瘧不能飲食,胸中郁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則已:大藜蘆末半錢,溫虀水調(diào)下,以吐為度。(《素問病機保命集》藜蘆散)
⑧治諸瘑瘡,經(jīng)久則生蟲:藜蘆(去蘆頭)、白礬(燒灰細(xì)研)、松脂(細(xì)研)、雄黃(細(xì)研)、苦參各二兩(銼)。上藥,先搗藜蘆、苦參為末,入豬脂一斤相和,煎十余沸,綿濾去滓,次入松脂、雄黃、白礬等末,攪令勻,待冷,收于瓷合中,旋取涂之,以瘥為度。(《圣惠方》藜蘆散)
⑨治鼻中息肉漸大,氣息不通:藜蘆三分(去蘆頭,搗羅為末),雄黃一分(細(xì)研),雌黃一分(細(xì)研)。上藥,同研令勻,每用時以蜜調(diào)敢,用紙拈子,展藥,點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則自消化,不得涂藥在于兩畔,恐涕落于藥上。(《圣惠方》)
⑩治牙疼:納藜蘆末于牙孔中,勿咽汁。(《千金翼方》)
⑾治白禿:末藜蘆,以臘月豬膏和涂之,先用鹽湯洗,乃敷。(《補缺肘后方》)
⑿治頭生蟣虱:藜蘆末摻之。(《仁齋直指方》)
⒀治疥癬:藜蘆,細(xì)搗為末,以生油調(diào)敷之。(《斗門方》)
⒁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閉。用藜蘆一兩,去苗頭,在濃煎的防風(fēng)湯中泡過,焙干,切細(xì),炒成微褐色,研為末。每服半錢,小兒減半。溫水調(diào)藥灌下。以吐風(fēng)涎為效,末吐再服。
⒂誤吞水蛭。用藜蘆炒過。研為末,水送服一錢將水蛭吐出。
拓展閱讀:注意事項
體虛氣弱及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黃連為之使;反細(xì)辛、芍藥、五參,惡大黃。
②《綱目》:畏蔥白。服之吐不止,飲蔥湯即止。
③《本草從新》:服之令人煩悶吐逆,大損津液,虛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