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材里面,有的藥材性狀是非常相似的,如果我們沒有過多的了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尤其是一些植物,因為植物的外貌大多數(shù)都有相似之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叫做禹余糧的藥材,這種藥材的名字非常的有意思,那么到底禹余糧赤石脂的功效分別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禹余糧赤石脂
禹余糧的形狀: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斜方塊狀,長5~10cm,厚1~3cm。表面紅棕色、灰棕色或淺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黃色粉末。斷面多顯深棕色與淡棕色或淺黃色相間的層紋,各層硬度不同,質(zhì)松部分指甲可劃動。體重,質(zhì)硬。無臭,無味,嚼之無砂粒感。為不規(guī)則的斜方塊狀,一般長6~10厘米,厚1~3厘米,表面淡棕色或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覆有黃色粉末。斷面顯深棕色與淡棕色相間的層次,深棕色的部分質(zhì)堅硬,但可砸碎,砸碎面不整齊而光滑;淺棕色的部分質(zhì)較松,用指甲可以劃動,其黃色粉末極易附著他物。有土腥氣,味淡,嚼之無砂粒感。以整齊不碎、赭褐色、斷面顯層紋無雜石者為佳。部分溶于鹽酸。其溶液顯鐵化合物的各種特殊反應(yīng)。
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fù)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y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別名:赤符、紅高嶺、赤石土、紅土。赤石脂,中藥名。為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四水硅酸鋁。分布于福建、河南、江蘇、陜西、湖北、安徽、山西等地。具有澀腸,止血,生肌斂瘡之功效。常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
炮制:采集加工采挖后,除去雜石。炮制方法:煅赤石脂:取赤石脂細(xì)粉,用醋調(diào)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藥物煅制時,不隔絕空氣的方法稱為明緞法。)煅至紅透。用時搗碎。
相關(guān)配伍:治少陰病下利膿血者: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熱,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