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這種植物是喜歡生長在水邊的,而且它對于水的質(zhì)量沒有多大的挑剔是一種非常好活和耐活的植物,生活在湖邊的朋友在秋季之后,就會采割蘆葦,蘆葦?shù)母拷?jīng)過處理之后就變成了中藥材蘆葦根,一般人們都會用它來煮水,但是對它的效果都不了解,那么蘆葦根煮水的用量是多少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蘆根又稱蘆柴根,本品為單子葉植物禾本科蘆葦?shù)母o。蘆葦,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狀地下莖,粗壯,橫走,節(jié)間中空,每節(jié)上具芽。莖高2-5米,節(jié)下通常具白粉。花期9-10月,生長于河流、池沼岸邊淺水中。鮮蘆根,呈長圓柱形或扁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約1.5厘米。表面黃白色,有光澤,先端尖形似竹筍,綠色或黃綠色。全體有節(jié),節(jié)間長10~17厘米,節(jié)上有殘留的須根及芽痕。質(zhì)輕而韌,不易折斷。橫切面黃白色,中空,周壁厚約1.5毫米,可見排列成環(huán)的細孔,外皮疏松,可以剝離。氣無,味甘。
蘆根甘寒,具有清熱、生津、止吐的功效,對于治熱病煩渴、口干咽燥、肺熱咳嗽、胃熱嘔吐、小兒隱疹不透等疾病有明顯效果。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蘆根含有大量的天門冬酰胺、糖類、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清熱與排石的功效,同時還可緩解魚、蟹、河豚中毒癥等。取鮮蘆根30克(干品用15克),麥冬15克,頭道沖入沸水,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其后可加開水頻頻代茶飲。適用于放射治療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暢的腫瘤病人,能明顯減輕癌癥放療后的副作用。對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氣管炎者,也有一定療效。功效生津清熱、養(yǎng)陰潤燥。
治太陰溫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滯不快者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治五噎心膈氣滯,煩悶吐逆,不下食蘆根五兩。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滓,不計時,溫服。治傷寒后嘔噦反胃,及干嘔不下食生蘆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隨便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