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陳皮竹茹湯,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陌生,主要是這個方子開發(fā)的并不是很好,應用的地方比較有限,許多人接觸不到;說到這個名字,一般人都會想當然的認為,陳皮竹茹湯嘛,肯定是陳皮竹茹放在一起熬,這么想是對這個方子不了解,它真實的構(gòu)成是陳皮,白茯苓和黃連放在一起用竹茹來做引子,接下來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陳皮竹茹湯的組成和具體成分的作用。
陳皮竹茹湯
陳皮(去白)、白茯苓、黃連(用吳茱萸同炒,去茱萸)。
功能主治:痘瘡之后嘔吐者。
用法:用竹茹1團為引,水煎服。
陳皮
又稱橘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nèi)」ぃ幐苫蛲L干燥,《綱目》:“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知母,肺乃攝氣之要,故橘皮為二經(jīng)氣分之要,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p>
茯苓
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綱目》: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絕勝。
性味:甘、淡,平。
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功能:滲濕健脾。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黃連
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屬。黃連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最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便有記載,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
性味歸經(jīng):(根)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竹茹
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稈的干燥中間層。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陰干。
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入肺、胃、膽經(jīng)。
功效:清熱止嘔,滌痰開郁。功效主治:滌痰開郁,清熱止嘔,清熱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