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經(jīng)過公交車站旁邊的小報亭,總是能夠看見窗戶上貼著出售檳榔的紙條,所以特別好奇檳榔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尤其是在最近新聞上報道說經(jīng)常吃檳榔提高患上口腔癌的幾率之后,對于這種食物更加的好奇了;只知道檳榔是一種南方的水果,多吃雖然不好,但是適量的吃一些對于人體還是有很好的作用的,有一種比較出名的湯,就叫做鶴虱檳榔湯,來了解一下鶴虱檳榔湯是什么呢?
鶴虱果實中含有纈草酸、正己酸、油酸、右旋亞麻酸、卅一烷、豆甾醇和天名精內酯、天名精酮等內酯化合物。種子含竊衣素。東北鶴虱種子含油量19。48%。果實含揮發(fā)油,油中含天名精內酯及天名精酮;尚含正已酸、豆甾醇、三十烷及三十一烷等。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實。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莖直立,高20—50厘米,多分枝,有粗糙毛。葉互生,無柄或基部的葉有短柄;葉片倒披針狀條形或條形,有緊貼的細糙毛。
檳榔果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居民迎賓敬客、款待親朋的佳果,因古代敬稱貴客為“賓”、為“郎”,“檳榔”的美譽由此得來。檳榔也有仁頻、賓門等多種稱謂。在亞洲的許多地區(qū),例如臺灣、印度、海南等地,保留著嚼食檳榔的習慣。它是中國四大南藥之一(其它三種為益智、砂仁、巴戟),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和有益物質,具有消積、化痰、療瘧、殺蟲等功效,是歷代醫(yī)家治病的藥果。
檳榔,味辛、苦,氣溫,降,陰中陽也,無毒。入脾、胃、大腸、肺四經(jīng)。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殺三蟲,治后重如神,墜諸氣極下,專破滯氣下行。若服之過多,反瀉胸中至高之氣。善消瘴氣,兩粵人至今噬之如始。古人疑其耗損真氣,勸人調胃,而戒食檳榔。此亦有見之言,然而非通論也。嶺南煙瘴之地,其蛇蟲毒瓦斯,借炎蒸勢氛,吞吐于山巔水溪,而山嵐水瘴之氣,合而侵人,有立時而飽悶暈眩者。非檳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天地之道,有一毒,必生一物以相救。檳榔感天地至正之氣,即生于兩粵之間,原所以救兩粵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