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醫(yī)用藥,種類非常豐富,而它們其中的藥用價值也是很多的,對于中藥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蒲黃,這個在古代是經常用的,而對現在也有非常高的價值;那么到底蒲黃是什么呢?炮制后有什么功效呢?下面來讓我們了解一下炒蒲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蒲黃含黃酮、棕櫚酸、異鼠李素、甾醇酚類等。有促凝血作用,另有報道能抑制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蒲黃煎劑對子宮有興奮作用,注射液對豚鼠、小白鼠有中期引產作用。有降壓、擴張血、,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蒲黃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涼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經閉腹痛,產后瘀阻作痛,跌撲血悶,瘡癤腫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瀉血,尿血,血痢,帶下;外治重舌,口瘡,聤耳流膿,耳中出血,陰下濕癢。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 止血、活血:用于各種出血、痛經、跌損、癰腫疼痛。配五靈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于產后腹痛、痛經及胃腹瘀痛。
蒲黃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8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蒲黃的禁忌注意:
孕婦慎服。 ①《本草衍義》:"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極虛人。"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③《本草經疏》:"一切勞傷發(fā)熱,陰虛內熱,無瘀血者禁用。"
炒蒲黃的功效是作用于各方面的,算是全能的藥物,屬于比較珍貴的中藥材,使用的話能夠有效預防一些心血管疾病。首先藥物里面含有較多的黃酮類化合物,凝血作用比較明顯,一些咳血,血淋巴,心腹痛等多種問題需要及早治療。因為血小板可能出現障礙性問題,所以平時可以適當的吃點健康的食物。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效果更佳,適當的配合一些藥物緩解病情。
水燭香蒲和東方香蒲花粉含異鼠李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并含甾類、烷類、酸類、揮發(fā)油、氨基酸、脂肪油以及多種糖。蒲黃有促進凝血作用,能使家兔凝血時間明顯縮短;或稱有明顯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有抗凝血酶Ⅱ活力的作用;生蒲黃有防止家兔食餌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能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脂成分;對離體及在體子宮有興奮作用;有降血壓、擴張血管,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對免疫有抑制作用,而大劑量又能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還有利膽、解痙、抗過敏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