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一種植物的名字,具有一定的醫(yī)用價值,可用作藥物,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附子,不知道附子是什么東西;其實它的藥用價值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例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什么是附子,還有附子的功效有哪些,希望對大家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根據(jù)炮制方法不同分為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潮。因炮制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癥狀:口腔灼熱,發(fā)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guī)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fā)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適合人群: 陽虛陰盛,真寒假熱。 陽盛陰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附子食療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jīng);氣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具有補火助陽,莠寒除濕,止痛的效果,主治亡陽欲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寒厥頭痛,陰火喉痹,心腹冷痛,吐瀉久痢,冷結便秘,陰寒水腫,冷積疝瘕,陽虛外感,風寒濕痹,中風攣急,陰疽瘡漏。
功效作用,治經(jīng)水不調,熟附子去皮,取等份當歸一起,每次服用三錢,加水煎服即可。治小便白濁,取熟附子,研末,每次取兩錢,加姜三片,水一盞,煎至六分,待溫熱后服用。治小便虛閉,取附子一個,炮去皮臍,用鹽水浸一段時間,取澤瀉一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半莖,煎服即可。治十指疼痛,感到手指麻木,可以取生附子,去皮臍,取等份木香,五片生姜,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