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的增大,人的各個方面的生理能力也逐漸的衰弱了,尤其是年紀大的人都有目赤翳障,有一味中藥可以治療這個癥狀,這味中藥一般是大家不知道的,那就是紫貝齒,《嬰童百問》之紫貝散,以本品與羊肝同服,有明目之功;《證治準繩》七寶膏以本品配珍珠、琥珀、龍腦、石決明等制膏外用,可用于目赤腫痛,目昏翳障等癥,紫貝齒的別名紫貝、文貝、紫貝子、南蛇牙齒、狗支螺,紫貝齒副作用是什么?
紫貝齒主產(chǎn)海南島崖縣、陵水等地。此外,福建、臺灣亦產(chǎn)。因為紫貝齒是一種稀有中藥所以鑒別它也需要一些專業(yè)的手段。鑒別要點: 四種紫貝齒,概言之其形狀是:全體卵圓形,長1.7~4.5cm,寬1.1~2.7cm,高0.8~2。2cm。腹面扁平,前端略寬,前后兩端均凹入呈圓口狀。殼口兩邊均向內(nèi)卷曲形成長的溝,的兩側(cè)有多數(shù)細齒。表面紫棕色,有類白色斑點或灰白色紫棕色花紋,平滑而有光澤。質(zhì)堅硬,氣無,味淡。
紫貝齒有鎮(zhèn)驚安神,清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驚悸心煩不眠,小兒斑疹,目赤云翳。素體陽盛或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肝陽上亢,風陽升動,上擾清空,頭暈目眩,頭痛且脹,煩勞或惱怒后眩暈頭痛加劇,面紅目赤,急躁易怒等。紫貝齒咸平,入肝經(jīng),有平肝潛陽之功,恰當此用,??膳溷^藤、天麻、石決明等共用。肝經(jīng)熱盛或肝陽升騰無制,可致肝風內(nèi)動,而見驚痛抽搐諸證。紫貝齒可清肝熱,息肝風,止抽搐,對小兒驚風抽搐用之尤宜,常可配生石膏、珍珠母、羚羊角等清熱息風之品同用。
紫貝齒用于肝失條達,氣郁化火,或肝陽擾動心神,則見心煩不寐,驚悸多夢,頭暈,耳鳴等癥。紫貝齒清心平肝,鎮(zhèn)驚安神,善治驚惕不眠之證。常與酸棗仁、茯神、龍骨等滋陰斂陽,養(yǎng)心安神之品同用。肝開竅于目,肝火上炎則致目赤腫痛,澀癢,視物昏朦及目生翳障等。紫貝齒入肝經(jīng),有清肝明目作用,故可用于肝火上炎之證,常與山梔、桑葉、菊花等清泄肝火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