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燒菜的時候都會放一些輔味、去腥,而另外它也被用以藥用,而干姜,又名老姜片等,系生姜的宿根挖出后洗凈雜質切片曬干或微火烘干而成,被中醫(yī)稱為“溫中回陽第一要藥”;性味辛、熱,入心、肺、脾、胃經,善除里寒以溫脾胃之陽,為溫暖中焦之要藥,凡陰寒內盛、陽衰欲脫或脾胃虛寒、吐利冷痛之癥都可用它,因其有溫脾陽化寒飲作用,又可治寒飲犯肺之喘咳、痰多清稀、形寒背冷之癥,那么干姜的功效具體有哪些?
干姜性熱,辛烈之性較強,長于溫脾胃之陽,兼能溫肺化痰,臨床上常用于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脫與寒飲犯肺喘咳等病。金代名醫(yī)張元素對干姜是這樣評價的:“干姜氣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又日:大辛大熱,陽中之陽,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fā)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边@是對干姜的臨床應用言簡意賅的總結。
干姜的功效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溫中散寒,用于脾胃寒證,癥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本品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凡脾胃寒證,無論外寒內侵之實證,或陽氣不足之虛證均適用。若胃寒嘔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若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多與黨參、白術等配伍,如理中丸。
回陽(回陽通脈),用于亡陽證。干姜主要歸心,能振心奮陽氣,改善脈息欲絕之證,故謂之回陽通脈。本品性味辛熱,能回陽通脈。故可治心腎陽虛,陰寒內盛所致的亡陽厥逆,脈微欲絕者,每與附子相須為用,如四逆湯。
溫肺化飲,用于痰飲咳嗽,類似于生姜,但較生姜作用強。干姜、生姜均可溫中,但干姜強于生姜,生姜長于止嘔,干姜差,溫肺化飲干姜強于生姜,生姜能發(fā)散風寒,用于風寒表證,而干姜能回陽通脈,用于亡陽證輔藥。用于寒飲伏肺,見咳嗽氣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本品能溫散肺寒而化痰飲。常與麻黃、細辛、五味子等同用,如小青龍湯。
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的吐血、便血、血崩等證,以炮姜與其他止血藥同用,也可單用干姜炒黑存性為末,米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