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很多植物是可以作為中藥使用的,但你可能想不到有種石頭也可以作為中藥,花蕊石,中藥名,為變質(zhì)巖類巖石蛇紋大理巖,采挖后,除去雜石和泥沙,別稱花乳石、白云石,產(chǎn)于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一帶,該石為變質(zhì)巖類含蛇紋石大理巖的石塊,主含碳酸鈣及含水硅酸鎂,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有棱角而不鋒利,表面白色或淡灰白色,夾雜有淡黃色或黃綠色的點狀或條紋彩暈,陽光下有閃爍的星狀光澤,本文主要給大家介紹花蕊石的作用與功效。
花蕊石可應(yīng)用于出血證,本品味酸澀,性平,既能收斂止血,又能化瘀行血,適用于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等兼有瘀滯的各種出血之證。若治瘀滯吐血,可單用本品煅為細(xì)末,用酒或醋,與童便和服;治咯血,可與白及、血余炭等合用;治外傷出血,既可單味研末外敷,也可配硫黃,共研末外摻傷口。
花蕊石主含鈣、鎂的碳酸鹽,并混有少量鐵鹽、鋁鹽,及鋅、銅、鈷、鎳、鉻、鎘、鉛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性味:酸、澀、平、無毒。功能主治:化瘀、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chǎn)婦血暈、死胎、胞衣不下、金瘡出血。內(nèi)服:入散劑,5-15克。外用:研末撒。
花蕊石五內(nèi)崩損,大出血。用花蕊石,煅過,研細(xì)。飯后,以童便一小杯煎溫調(diào)服二錢,病重者可至五錢。血止后,宜服獨參湯補身體。治跌打損傷,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都很見效。每服一錢,童便調(diào)服。多年目翳。用花蕊石(水飛,焙過)、防風(fēng)、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兩,灸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茶湯送下。腳縫出水。用好鉛丹加花蕊石粉涂敷腳縫。
無瘀血停留者不宜內(nèi)服。不由內(nèi)傷血凝胸膈板痛,而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