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數(shù)人的認(rèn)知中,須是植物最無用的部位之一,因此伴隨著這樣的認(rèn)知,人們也漸漸遺忘了其擁有的功效,稻根,中藥名,為禾本科稻屬植物糯稻的根狀莖及須根,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具有養(yǎng)陰,止汗,健胃之功效,常用于自汗,盜汗,肝炎,乳糜尿,一年生草本,是稻的一個(gè)變種,形態(tài)大體與稻相似,唯小穗通常帶褐紫色,葉色較淡,稻粒飽滿,米粒較白,稍圓,煮熟后粘性較大,那么我們就來討論稻根須的功效與作用。
稻根須治陰虛發(fā)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治血絲蟲,乳糜尿:糯稻根60~120克,水煎服。 肺結(jié)核,神經(jīng)衰弱,貧血,各種慢性虛弱病,常食糙糯米(半搗米)稀飯,其營養(yǎng)最豐富?;蚣右饷兹?0克,紅棗8枚,同煮食則更佳。治跌打損傷:糯稻草燒灰淋汁,熱黃酒等量,和在一起洗滌患部,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疲之功。
治遷延性肝炎:糯稻稻草,剪成寸段,每次60~90克,水煎服。(四川資料)。治虛汗,盜汗,多汗癥:糯稻根30~60克,紅棗4-6枚,水煎服。糯稻根治痔核腫?。号吹窘刍伊苤?,洗滌患部,一日2-3次。絲蟲病(乳糜尿):糯稻根30g,紅棗10枚,水煎服。治療6例,服藥7~30日,均治愈。
高脂血癥:糯稻根90g,決明子、丹參各27g。水煎濃縮至30ml,每服10ml,1日3次。服藥56日。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20例,平均下降0.925mmol/L;治療高膽固醇血癥17例,平均下降0.637mmol/L。之類以養(yǎng)陰清熱;自汗盜汗者,配浮小麥、牡蠣之類以斂汗。絲蟲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g,水煎服,連服5日,治療多例,療效好而無不良反應(yīng)。急性傳染性肝炎:糯稻根450g,生甘草45g,水煎沸1小時(shí),去渣,加白糖150g,苯甲酸2.5g,共制500ml。成人每日100ml,兒童60ml,分2~3次服。同時(shí)每日口服復(fù)合維生素B6片,維生素C0.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