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地區(qū)的郊區(qū)、鄉(xiāng)下常見的柏樹,其葉子卻有著神奇的作用,柏樹葉有的人稱香柏葉、白木樹葉或柏青樹葉,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剪取枝葉,陰干;柏樹葉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是我國特產(chǎn)樹種,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以四川、湖北西部和貴州栽部最多,江蘇南部也有栽培,柏樹葉苦、澀,溫;具有止血活血,治療燒傷,嘔血,血痢,痔瘡的功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柏樹葉像什么呢?
柏樹葉的葉鱗片狀,交互對生,緊貼枝上,呈卵狀三角形,生于幼樹或老樹壯枝上的呈線形或錐形,3或4枚輪生而廣展,先端長尖稍開展。 花小,單性,同株,頂生;雄花序黃色,對生成橢圓形。球果木質(zhì),球形,具短柄,直徑8~12毫米,褐色,鱗片,盾狀,鑷合狀排列,背面有短尖的小凸體,每鱗片具種子。 種子卵形,稍有翅。葉鱗片狀,呈卵狀三角形,生于幼樹或老樹壯枝上的呈線性或錐形。
性狀方面:在性狀鑒別方面 小枝扁平,棕褐色。葉細小,鱗片形,交互對生在小枝上,葉片先端銳尖,不緊貼生于枝上,而成刺狀突起,手觸時有刺感,葉面黃綠色或灰綠色。質(zhì)脆,易斷。氣淡,味澀。以枝葉嫩、色深綠者為佳。.顯微鑒別方面,柏樹葉與側(cè)柏葉主要區(qū)別為,表皮和皮層有較多的含棕色物質(zhì)的細胞,轉(zhuǎn)輸管胞的具緣孔少、草酸鈣結(jié)晶主要少砂晶,偶見片狀或柱狀結(jié)晶。
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的藥用價值:一是廣泛用于治療各種內(nèi)出血而屬熱證者(血色鮮紅、口干咽燥、脈弦數(shù)), 止血效果較確實,為中藥止血藥中較可靠的藥物之一,常配艾葉等,方如四生丸。二是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有熱咳、燥咳而無痰者較適用),前人認為本品能“養(yǎng)陰滋肺”,現(xiàn)已證實其作用為鎮(zhèn)咳、祛痰。可用側(cè)柏葉末9g配紅棗12g,濃煎代茶用片劑效果亦好,甸日服量相當于生品90g,分5~6次服,初步觀察,能明顯改善癥狀。三是外用治療燒傷,以側(cè)柏炭研成細末,過篩后用熬沸的豆油或香油調(diào)成軟膏,適用于中小面積程度較輕的燒傷,創(chuàng)面經(jīng)初期處理后余敷,有一定的消炎和去腐作用。四是治刀傷:柏樹嫩葉,嚼爛敷。上面是對柏樹葉像什么的介紹了,了解后才能更有利于自己挑選真正的柏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