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一些名字很逗的中藥,大部分中藥的名字都是由古人流傳下來的,他們給中藥取名字的方式不同,有的會因為外形取名,還有的會因為味道顏色取名,甚至還有一些我們也無法弄懂是如何取名的,令人匪夷所思!比如我們今天要談論一味中藥,名字叫做木鱉子,雖然它名字里面有個鱉,但是與動物鱉并沒什么聯(lián)系,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
木鱉子,別稱:番木鱉,糯飯果,老鼠拉冬瓜等。多年生草質(zhì)藤木,具膨大的塊狀根。莖有縱棱;卷須粗壯,與葉對生,單一,不分枝。葉互生,圓形至闊卵形,長7-14厘米,通常3淺裂或深裂,裂片略呈卵形或長卵形,全緣或具微齒,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密生小乳突,3出掌狀網(wǎng)脈;葉柄長5-10厘米,具縱棱,在中部或近葉片處具2-5腺體。花單性,雌雄同株。
木鱉子,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木的干燥成熟種子。別名:木蟹、土木鱉、殼木鱉、漏苓子、地桐子、藤桐子、木鱉瓜。味苦、微甘,性涼。歸肝、脾、胃經(jīng)。分布于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那么木鱉子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
木鱉子有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治療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痔瘺,干癬,禿瘡。臨床上面配伍獨蒜、雄黃等,可以治療痞癬。另外配伍赤小豆、川大黃末等,可以治療兩耳卒腫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