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梅花的精神一直被稱贊,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的,“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它不畏嚴寒,依舊盛開美麗的花朵,獨樹一幟,懸崖峭壁只有梅花在盛開,而作為食材又可以作成什么補食?下面詳述臘梅花及臘梅花種子,臘梅花是中藥蠟梅花的別名,主治:暑熱煩渴;頭暈;胸悶脘痞;梅核氣;咽喉腫痛;百日咳;小兒麻疹;燙火傷。
一、臘梅種子的采集
7—8月果實變黃時采收,取出種子干藏。
二、如何播種臘梅種子
1、春播
春季,先用溫水浸泡24小時,放入催芽盒子催芽,而后在沙壤土中作條插,澆足水,15~20天便可出苗。華南華中地區(qū)4月初就可以正常發(fā)芽了,發(fā)芽2周以后可以施用薄肥促進生長。發(fā)芽后種入土壤,2-3年后可開花。
至翌春2 —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厘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fā)芽。4月幼苗出土后,注意防止地蠶危害,并加強管理,不必護陰。幼苗生長緩慢,當(dāng)年高僅10—15厘米,2—3年后才生萌蘗,4—5年后才能用作嫁接臘梅的砧木,一般5—6年后始開花。用播種法可以大量培養(yǎng)臘梅砧木,但需較長的培養(yǎng)時間。
2、秋播,7~8月果實成熟以后進行采收,將種子從果托中取出,隨時播種,播后10多天便可出苗,當(dāng)年苗可長高達20厘米。出苗后的培養(yǎng)方法和春播的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詳細介紹。
三、如何澆水
應(yīng)少澆水,臘梅怕澇,土壤濕度過大臘梅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和開放。盆栽土壤保持半墑即可,露地在雨季尤其要防止積水。春季每十天半月澆水一次,如春旱風(fēng)大,可2-3天澆水一次,要保持土壤濕潤;夏季要適當(dāng)增加澆水量 ,保持土壤絕對濕潤;秋冬季只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
四、病蟲害防治
1、蟲害
蚧殼蟲 一般種植在陰暗潮濕地,夏季多雨時,由于高溫悶熱,臘梅易患蚧殼蟲,可用人工防治。春夏之交嫩芽易患蚜蟲,可用50%抗蚜威3000倍液噴灑,可消滅此害蟲。
2、病害
黑斑病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0.3波美石流合劑噴治。炭疽病也發(fā)生在高溫季節(jié),可用托布津800倍液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