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作為中藥材的種類越來越多,有些名字相似功效不同,也有些功效相似名字不同,下面詳述洋金花及洋金花的功能主治,洋金花,別名鬧洋花、鳳茄花、風(fēng)茄花、曼陀羅花,它是白花曼陀羅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近于無毛,莖直立,圓柱形,高30~100cm,基部木質(zhì)化,上部呈義狀分枝,葉互生,上部的葉近于對(duì)生;葉柄長2~6cm,表面被疏短毛。
葉片卵形、長卵形或心形,長8~14cm,寬6~9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不對(duì)稱,全緣或具三角狀短齒,兩面無毛;葉脈背面隆起?;▎紊谌~膠或上部分枝間;花梗短,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狀,長4~6cm,淡黃綠色,稱端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ü诠苈┒窢?,下部直徑漸小,向上擴(kuò)呈嗽叭,白色,三角形,先端長尖。
藥用價(jià)值
性味:呸辛;性溫;有毒
歸經(jīng):歸心、肺、脾經(jīng)。
功效主治:止咳平喘,止痛鎮(zhèn)靜。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fēng)濕痹痛,小兒慢驚;外科麻醉。
1.《綱目》:諸風(fēng)及寒濕腳氣,煎湯洗之。又主驚癎及脫肛,并入麻藥。
2.《生草藥性備要》:少服止痛,通關(guān)利竅,去頭風(fēng)。
3.《本草便讀》:止瘡瘍疼痛,宣痹著寒哮。
4.《陸川本草》:治咳嗽,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
⑴《中華本草》:內(nèi)服:煎湯,0.3-0.5g,宜入丸、散用。如作卷煙分次烯吸,每日量不超過0.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衍。
⑵《中國藥典》:0.3~0.6g ,宜入丸散,亦可作卷煙分次燃吸(一日量不超過1.5g)。外用適量。
注意:
⑴《中華本草》:內(nèi)服宜慎。體弱者禁用。
⑵《中國藥典》:外感及痰熱咳喘、青光眼、高血壓及心動(dòng)過速患者禁用。
貯藏: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盛花期,于下午4-5時(shí)采摘、曬雨可用50-60℃烘4-6h即干。置干燥處,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