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敗醬草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我就借著這個機(jī)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敗醬草,順便欣賞一下敗醬草,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m,地下莖細(xì)長,地上莖直立,密被白色,生粗生或僅兩側(cè)各有1列倒生粗毛,基生葉簇生,卵圓形,邊緣有粗齒,葉柄長;莖生葉對生,卵形或長卵形,長4~10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1~2對羽狀分裂,基部裂片小;上部不裂,邊緣有粗齒,兩面有粗毛,近無柄,傘房狀圓錐聚傘花序,花序分枝及梗上密生或僅2列粗毛;花萼不明顯;花冠白色,直徑4~6mm,瘦果倒卵形,基部貼生在增大的圓翅狀膜質(zhì)苞片上,苞片近圓形,花期5~6月,大家想看看敗醬草圖片大全嗎?
敗醬草圖片上顯現(xiàn)出來的藥材性狀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暗棕色至暗紫色,有節(jié),節(jié)間長2cm以下,節(jié)上有細(xì)根。莖,圓柱形,具縱棱及節(jié),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有時被有粗毛。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者長為卵形,羽狀深裂或全裂。頂端裂片較大橢圓狀鈹針形,側(cè)裂片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上表面黃棕色,下表面灰棕色,兩面疏生白毛;葉柄短或近無柄,基部,抱莖;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裂片窄長。有的枝端有傘房聚傘圓錐花序,花黃色。瘦果長方橢圓形,長0.3~0.4cm,無膜質(zhì)增大苞片。氣特異,味微苦。
敗醬草,地方上稱為苦益菜,草本植物,多生長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用于中藥熬煮時有濃烈的腳臭味,有清熱解毒排膿等功效。
實(shí)驗(yàn)證明,敗醬草還可以清熱解毒化濕、涼血排膿,有消除局部炎癥,改善病變部位微循環(huán),促進(jìn)潰瘍修復(fù)的作用。用本品30~60克,配黃芪、黨參各15克,白術(shù)10克,茯苓、丹參各20克,薏苡仁30克,黃連、吳茱萸各5克,木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總有效率可達(dá)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