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這個東西在古代的時候就存在了,在古代用它做顏料的歷史,現(xiàn)如今它可以用來入藥,雖然它可以用藥,但是朱砂含有一些對我們人體不利的元素,傷害我們的身體,朱砂,古時稱作“丹”.東漢之后,為尋求長生不老藥而興起的煉丹術,使中國人逐漸開始運用化學方法生產朱砂,朱砂性味:性微寒,味甘,不可過量或持續(xù)服用,以防汞中毒,那么朱砂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朱砂為塊狀或顆粒狀集合體,呈顆粒狀或塊片狀,鮮紅色或暗紅色,條痕紅色或暗紅色,具光澤,體重,質脆,片狀者易破碎,粉末狀有閃爍的光澤,無臭,無味。本品水飛時,片狀或顆粒物易研碎,其混懸液呈朱紅色,乳缽底部無殘渣?,F(xiàn)代研究表明,朱砂內服過量可引起毒性。由于無機汞在人體內的吸收率為5%,甲基汞的吸收率可達100%。朱砂在厭氧有硫的條件下,PH7、溫度37℃的暗環(huán)境中與帶甲基的物質相遇均能產生甲基汞,而人體腸道正具備一條件,故內服朱砂制劑增加了中毒機會。
祖國醫(yī)藥學對朱砂毒性的認識,經歷了由“無毒”到“有毒”,到目前“限量”使用的過程。自《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以來,直至明清,對朱砂的毒性,特別是導致慢性中毒的弊端,基本上沒有認識,幾乎均認為朱砂“無毒”。雖然在唐代一些醫(yī)家中,曾引起過較大的異議,如《藥性論》言其“有大毒”,但并未引起后世醫(yī)家的重視,仍以為其“無毒”。直到明清時期,諸醫(yī)家才改變了對朱砂“無毒”的認識,如《本草經疏》中載:“若經伏火及一切烹煉,則毒等砒硇,服之必斃”,不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還指出了火鍛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強。目前中藥學已將朱砂列為“有毒”中藥,且忌火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