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廣泛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藥材主產(chǎn)于江蘇、山東,安徽等地亦產(chǎn)。這種分布廣泛的中草藥吃了之后會有哪些副作用呢?功效作用如何?
太子參具有氣陰雙補的作用,用于治療少氣懶言、精神疲憊、稍有活動就汗出較多,面色較紅、夜間汗出較多,心煩、口干咽燥等癥狀。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見到明顯的副作用,但沒必要超過60g,避免浪費藥材。
由以上的內(nèi)容可以知道,太子參主治:補肺,健牌。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弱、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太子參還具有以下的功效
1、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
2、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太子參的副作用這個問題的詳細答案,相信很多朋友對于太子參已經(jīng)大致有認識和了解了。其實太子參的副作用是相對比較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般來說每天的用法用量不能超過30g,服用過多了會浪費藥材,而且反而有一些反作用,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