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蜂房湯
組成:露蜂房(大者,炙)1兩,礬石(燒灰)1兩。
制法:上為粗末。
用法:每用2錢匕,水1中盞。煎十余沸,熱渫冷吐。
功效:主治牙齒腫痛。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二○。
蜂房水
配方:蜂房30克。
用法:將蜂房放入沙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鐘,過濾去渣,即成,然后用消毒紗布浸泡蜂房水,作濕敷燒傷處。
功效:祛腐,生肌,消炎,止痛。
主治:Ⅰ、Ⅱ度燒傷。
蜂房酒
配方:露蜂房1只,白酒適量。
制法:將上藥爆燒存性,研未備用。
用法:口服。每取藥本0.5—1克以白酒少許調(diào)和含漱。痛末止再含漱。
功效:驅(qū)風(fēng)攻毒,主治風(fēng)熱牙齦紅腫痛連及頭面;喉痹腫痛、舌質(zhì)紅、苔黃、脈浮數(shù)。
來源:《民間百病良方》。
露蜂房丸
組成:露蜂房(微炙黃)半兩,槐實半兩,黃耆半兩,石楠1兩,貫眾(微炙)1兩,大川烏(炮,去皮)1兩,黃礬(火煅枯)1兩,亂發(fā)灰1兩,枳殼(麩炒黃,去瓤)1兩,烏蛇3兩(酒浸去皮骨,酥涂炙黃),猬皮1個(燒灰)。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煎桑枝湯送下。
功效:主治五痔,下血不止。
來源:《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三引《神巧萬全方》。
露蜂房散
組成:露蜂房(炙黃)1分,荊芥1分,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分,地骨皮1分,松節(jié)(銼)1分,青鹽1分,白礬灰1分。
用法:上為細(xì)散。每用半錢,以綿裹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功效:主治齒風(fēng)痛,牙齒不生。
來源:《圣惠》卷三十四。
露蜂房膏
組成:露蜂房半兩,蛇蛻皮半兩,玄參半兩,黃耆半兩(銼),蛇床人1分,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xì)研),亂發(fā)半兩,黃丹5兩,黃蠟1兩。
制法:上藥除黃丹、蠟、杏仁、乳發(fā)外,為粗末,以綿裹,用油2-3度浸1宿。別用油半斤,納杏仁及亂發(fā)煎令發(fā)消盡,后下諸藥,同煎10數(shù)沸,綿濾,更下于鐺中,然后下黃丹及蠟,又煎6-7沸,用柳篦子急攪令勻,滴于水中不散,成珠子,即傾于瓷器中盛。
用法:每取帛上涂貼,每日1換。以愈為度。
功效:消腫化膿,主治風(fēng)瘺。熱毒氣毒,結(jié)為瘰疬。
來源:《圣惠》卷六十六。
露蜂房散
組成:露蜂房半兩(炙黃),猬皮半兩(炙令焦黃),麝香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日3-5次,半錢敷之。
功效:主治痔瘺,膿血出不止。
來源:《圣惠》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