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外抑蟲、抑菌:
林浩然等運用木芙蓉葉水煎劑及粉劑對滴蟲的作用進行實驗研究,研究表明40g·L-1管中滴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80g·L-1管中未見活動的蟲體,經(jīng)傳代培養(yǎng)48h也未見活動蟲體,說明木芙蓉對滴蟲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體外抑菌實驗結(jié)果也顯示,木芙蓉對綠膿桿菌及大腸桿菌1∶2有抑制作用,對葡萄球菌1∶4有抑制作用,對白色念珠菌無抑制作用。
2、抗非特異性炎癥:
木芙蓉葉中有效組分為總黃酮,張鳳華等經(jīng)過大鼠鹿角菜致腫實驗、大鼠蛋清致腫實驗、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實驗和小鼠耳腫脹實驗,對木芙蓉葉有效組分抗非特異性炎癥的作用進行評定。結(jié)果表明木芙蓉葉有效組分對于鹿角菜及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腫脹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對于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木芙蓉葉有效組分對于二甲苯造成的小鼠非特異性耳腫脹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以上各實驗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0.05) ,與陽性對照組(鹽酸表藤堿)相比有同樣的抗炎消腫作用。林浩然等研究木芙蓉水煎劑對角叉菜致大鼠足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切除大鼠雙側(cè)腎上腺后木芙蓉水煎劑對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腫脹仍有顯著抑制作用,說明木芙蓉具有明確的抗非特異性炎癥作用。
3、保護腎缺血再灌注損傷:
腎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病理現(xiàn)象,觀察大鼠的腎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狀態(tài)下木芙蓉葉有效組分對腎臟的保護作用,李孝鵬等研究木芙蓉葉有效成分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中TNF-α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灌注24h后,ECHM治療組和對照組大鼠血BUN和SCr水平均較假手術(shù)組大鼠明顯升高,腎組織中炎性細胞浸潤明顯。但ECHM治療組大鼠血BUN和SCr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在腎臟恢復血流灌注的1、3h,ECHM治療組和對照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均較手術(shù)組明顯升高,且ECHM治療組血清中TNF-α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相應的時間點,ECHM治療組大鼠腎組織中TNF-α的mRNA表達也明顯較對照組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