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血紅蛋白(Hb):也就是大眾說的“貧血”的衡量標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功能成分,起到攜帶氧氣供應組織的作用,一般兒童正常值110-140g/L,對于接受抗腫瘤治療的患兒,由于多種原因會造成貧血,血紅蛋白的含量一般比正常值稍低一些。化療后,紅細胞被殺傷,血紅蛋白也隨之降低,一般當血紅蛋白<70g/L時,患兒可表現出明顯的面色蒼白、乏力癥狀,對感染的抵抗力也降低,癥狀隨著血紅蛋白數值的下降也愈發(fā)明顯,醫(yī)生會視情況給患兒輸注紅細胞懸液,以改善貧血癥狀。上海新華醫(y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何珂駿
3. 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是血細胞里參與凝血的重要成員。血小板計數的正常范圍是100-300(×10^9/L)。強烈化療后,血小板計數常常降到50(×10^9/L)以下,數值越低,出血的危險性越大。血小板數值低于20時,皮膚上可以見到針尖大小的深紅色出血點,同時,患兒容易出鼻血、牙齦出血、甚至出現大便帶血、血尿等癥狀,最可怕的是顱內出血,往往是致命性的。當血小板計數很低的時候,醫(yī)生會給患兒安排輸注單采血小板進行補充(由于血小板庫存少,需要提前預約)。
4. C-反應蛋白(CRP):在末梢血檢驗時,也可以同時測定CRP。CRP數值一般與感染、特別是細菌感染有關,在嚴重細菌感染的時候,CRP的數值會很高。所以,如果患兒出現發(fā)熱,或者一些感染的表現,如咳嗽、腹瀉時,在驗血常規(guī)的時候需要同時帶上CRP的檢查,幫助醫(yī)生判斷感染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