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是一種蟲子,它的外形是黃色的,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它和馬蜂也有相似之處,不過相對于馬蜂的兇狠,這種蟲子可就遜色太多了,在中藥材里面,全蟲入藥的昆蟲也不在少數(shù),比如僵蠶,而斑蝥也是可以全蟲入藥的,可能大家不了解,那么到底斑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分別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斑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攻毒,逐瘀。外用治惡瘡,頑癬,口眼歪斜,喉蛾;內(nèi)服治瘰疬,狂犬咬傷。
【用法與用量】
外用:研末敷貼、發(fā)泡,或酒、醋浸涂。內(nèi)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
【宜忌】
有劇毒,內(nèi)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選方】
①治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為末,以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藥。(《仁齋直指方》)
②治疔腫:斑貓一枚,捻破,然后以針畫瘡上,作米字,以封上。(《備急方》)
③治干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斑貓半兩,微炒為末,蜜調(diào)敷之。(《外臺秘要方》)
④治牛皮癬:斑蝥一個,甘遂一錢。共研細末,以醋調(diào)和,日擦數(shù)次。(《吉林中草藥》)
⑤治顏面神經(jīng)麻痹:斑蝥一個。研細,水調(diào)貼頰上,向左歪斜貼右側(cè),向右歪斜貼左側(cè)。起泡即取去。(《山東中草藥手冊》)
⑥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斑蝥適量。研末,取少許放清膏藥中心,如是扁桃體炎貼患側(cè)頸外壓痛處,如是咽、喉炎貼兩側(cè)人迎穴,待皮膚起泡(約三至四小時),即可揭去。起泡處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過的針刺破水泡,放出液體,涂上紅汞,外蓋紗布,用膠布固定。(《河北中藥手冊》)
⑦治瘧疾:斑蝥七只,麻黃、雄精各一錢二分,朱砂半錢。共研細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調(diào)放在膏藥上,貼頭頸項第二骨節(jié)處。(《浙江中醫(yī)雜志》(7):39,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