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它長得小巧,開的花兒也一點兒不亮眼;可它卻因獨到的功效和曼妙的香味,為人們折服;它是蔓荊子,為馬鞭草科落葉小灌木植物,入藥的是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成熟果實,夏季采收,陰干,生用或炒用;蔓荊子一般長在海邊沙灘,是落葉灌木,呈藤狀,藤可長達20余米;蔓荊子開花的時候,散發(fā)出一種幽香,隨風傳送,所以當地的村民又把它叫作“香姑娘”;這里,就來為你介紹蔓荊子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yī)認為,蔓荊子味辛、苦,性微寒,歸膀胱、肝、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本經》載,蔓荊子“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齒?!薄秳e錄》稱其“治頭風痛,腦鳴,目淚出”。生品的作用強于炒制品,醇提物強于水提物。水提液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單葉蔓荊子強于蔓荊子。
蔓荊子具有疏風清熱的作用,蔓荊子氣清體浮,辛寒相存,走上入里,解表疏風,能宣肺氣,清頭目,為偏正頭痛之圣品,常用于風熱感冒,風水等證,祛風除濕的作用,此為風濕邪留滯經絡,阻痹氣血所致,肢體關節(jié)酸痛,攣急,本品具祛風止痛效果。
《神農本草經》記載:“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急?!甭G子與藁本均有祛風勝濕止痛的作用,善治頭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然而,蔓荊子偏于治外感風寒之邪所致之病,而藁本偏治外感風熱之邪所致之疾。解熱抗炎,蔓荊子和單葉蔓荊子水提液灌服對大鼠發(fā)熱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有解熱降溫作用。對大鼠炎癥性腫脹和毛細血管通透性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紫花牡荊素和3一甲氧基-4-肉桂醛。鎮(zhèn)痛鎮(zhèn)靜,蔓荊子水煎劑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腹腔注射能顯著提高小鼠的痛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