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可達6米。莖木質(zhì)而不堅,中有白色的髓,幼時呈片狀,老則漸次充實,幼枝密被星狀毛,或稍具脫落性灰黃色絨毛。葉大、通常聚生于莖的上部. 掌狀分裂,長可達1米,基部心臟形,葉片5~7裂,裂片達于中部或僅為邊裂,頭銳尖,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有白色星狀絨毛;葉柄粗壯,長 30~50厘米;托葉2,大形,膜質(zhì),披針狀鑿形,基部鞘狀抱莖?;ㄐ?,有柄,多數(shù)球狀傘形花序排列成大圓錐花叢;苞片披針形;萼不明顯;花瓣4,白色, 卵形,頭銳尖;雄蕊4;花盤微凸;子房下位,2室,花柱2,離生,柱頭頭狀。核果狀漿果近球形而扁,外果皮肉質(zhì),硬而脆。花期8月。果期9月。
本植物的根(通花根)、花蕾(通花花)、花粉(通脫木花上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部】分布福建、臺灣、廣西、湖南、湖北、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狀】干燥莖髓呈圓柱形,一般長0.3~0.6米,直徑1.2~3厘米。潔白色,有淺縱溝紋。體輕,質(zhì)柔軟,有彈性,易折斷,斷面平坦,中部有直徑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銀白色,縱剖之見有層層隔膜,無臭無味。以色潔白、心空、有彈性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