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膽子可不是烏鴉的膽,鴉膽子是植物的果實(shí),喜歡溫?zé)釢駶櫟臍夂?,產(chǎn)自廣西和廣東。那么它的功效與作用都有那些呢?
鴉膽子的簡介
【名稱】:鴉膽子
【別名】:老鴉膽、鴉膽、苦榛子、苦參子、鴉蛋子、鴨蛋子、鴨膽子、解苦楝、小苦楝。
【藥材類別】:果實(shí)/種子類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①《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味極苦,性涼。
②《本草正義》:大苦,大寒。
③《廣西中藥志》:味極苦,性寒,有毒。
【歸經(jīng)】:歸大腸、肝經(jīng)。
【入藥部分】: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
【產(chǎn)地和分布】:生長在草地、灌木叢中及路旁向陽處。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分布于我國福建、廣西、云南、臺灣、廣東等地。主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亦產(chǎn)。
【形態(tài)特征】: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3(-8)m,金株均被黃黃色柔毛。小枝具有黃白色皮孔。 鴉膽子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20-40cm;小葉5-11,通常7,對生,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偏斜,邊緣具三角形粗鋸齒,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脈上尤密。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狹長,可達(dá)50cm;雄花序長過于葉,萼片4,卵形,長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黃色硬伏毛,邊緣疏生腺體,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外面有硬毛,邊緣有腺體,雄蕊4,花盤發(fā)達(dá),半球形;雌花序短于葉,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發(fā)育的花藥,花盤杯狀,4淺裂,心皮通常4,卵圓形,無毛,花柱反折,緊貼子房。核果橢圓形,紫紅色轉(zhuǎn)黑色,長約8mm,寬5-6mm,干時具凸起的網(wǎng)狀皺紋,略偏斜?;ㄆ?-6月,果期8-10月。
鴉膽子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多去殼取仁,用膠囊或龍眼肉包裹吞服,治瘧疾第次10-15粒,治痢疾第次10-30粒。外用:適量,搗敷;或制成鴉膽子油局部涂敷;或煎水洗。
鴉膽子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殺蟲;截瘧;。主熱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瘧疾;痔瘡;癰腫;陰癢;白帶;瘊疣;雞眼。用于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①《生草藥性備要》:涼血,去脾家瘡,理跌打。
②《綱目拾遺》:治痢,痔。
③《嶺南采藥錄》:治冷痢,久瀉。又能殺蟲。
④《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涼血解毒,善治熱性赤痢,二便因熱下血。治梅毒及花柳毒淋。搗爛醋調(diào)敷疔毒。善治疣。
⑤《科學(xué)的民間藥草》:截瘧和治阿米巴痢疾。制成油質(zhì),可治外耳道乳狀瘤,乳頭瘤,以及尖銳性濕疣。
⑥《廣西中藥志》:治疳匿。外用(油亦可)治皮膚瘤。
鴉膽子的附方
①治里急后重:鴉膽去殼留肉,包龍眼肉,每歲一粒,白滾水下。(《吉云旅鈔》)
②治熱性亦痢,及二便因熱下血:鴉膽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極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此物囫圇吞服,去皮時仁有破者,去之勿服,服之恐作嘔吐。(《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③治瘧疾:鴉膽子果仁十粒,入桂圓肉內(nèi)吞服,日三次,第三日后減半量,連眼五日。(《廣西中草藥》)
④治早期血吸蟲?。壶f膽子果仁十粒,日二次,連服四、五天。(《廣西中草藥》)
⑤治痔:鴉膽子七粒,包圓眼肉,吞下。(《綱目拾遺》)
⑥治疣:鴉膽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實(shí)者,杵為末,以燒酒和涂少許,小作瘡即愈。(《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擴(kuò)展閱讀:注意事項(xiàng)
現(xiàn)已知本品對胃腸道及肝腎均有損害,不宜多用久服。胃腸出血及肝腎病患者,應(yīng)忌用或慎用。
脾胃虛弱,嘔吐者忌服。
《廣西中草藥》:孕婦和小兒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