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播放欧美|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视热频国只有精品

<s id="ipnyg"></s>
<sup id="ipnyg"></sup>
    1. <sub id="ipnyg"><ol id="ipnyg"><nobr id="ipnyg"></nobr></ol></sub>
      <sub id="ipnyg"></sub>
        首頁 /心血管內科 /心臟病

        “走路”,你掌握要領了嗎?

        2018-04-10 13:40 閱讀:2889

        走路是最簡單的“血管體操”

        習慣了每天乘車上下班,能坐電梯不爬樓梯,買了會所三年期的健身卡,一上走步機就揮汗如雨……當運動逐漸成為奢侈,“走路”,作為一項時尚運動,正慢慢流行起來。這不僅因為它是一項再簡單不過的運動,它對人體的心血管、神經、內分泌、骨骼等系統(tǒng)也有諸多好處。

        首先,走路能預防心臟病。運動醫(yī)學測試出,人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液有效地流動起來。當人體站立時,50%的血集中在下半身。步行因此成為最簡單的“血管體操”。

        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下降與走路步數(shù)和強度成正比,而以往沒有體力活動習慣的人,堅持走路同樣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其次,走路可以預防大腦萎縮和老年癡呆。美國匹茲堡大學曾有一項研究顯示,步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也會讓記憶犯錯的幾率降低50%。

        第三,走路可以預防糖尿病。已有研究資料顯示,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鐘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可降低25%;每周這樣堅持4天,可降低33%;每周這樣堅持5天,則可降低42%。

        第四,走路還能讓骨骼更健康。走路時,能使骨骼更合理地支撐全身重量,減少骨骼內礦物質的流失,預防并改善骨質疏松。并且,與跑步相比,走路對關節(jié)的壓力更小,能延緩關節(jié)功能的衰退。

        另外,走路還能減輕體重、增強活力、改善睡眠,以及緩解心理壓力。

        如何走路才算達到健康標準?

        我也每天都在走路,為什么沒有明顯感受到以上功效呢?請比照下文,看看你的“走路”方式是否達到健康標準。

        首先,走路時要做到抬頭挺胸、雙目平視,軀干和腰部自然挺直,身體重心稍向前移,同時收小腹,上下肢要配合協(xié)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jié)奏感。當你按照這些姿勢行走時,你的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肌等總共13個大肌肉群都會協(xié)作運動。這是達到“走路”運動目的的第一步。

        從增強體質和免疫功能上來說,要讓步行真正發(fā)揮理想運動的功效,我們還需要做到定時、定量、定強度。

        不定時的鍛煉會讓身體難以產生記憶,所以從事任何運動,最好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這樣人體會記下這種行為模式,這對控制血壓、調節(jié)血脂、降血糖、改變血液黏稠度,以及改善紅血球的質量等都大有幫助。

        此外,步行時,最好確定一個時間或者一定距離的量,每天到這個時間點就去走一段預訂的長度,這樣給身體帶去的鍛煉刺激就更為準確,也更容易見效。

        最后就是定強度。盡管走路說來簡單,但也不能今天遛達、明天散步、后天有勁兒了就快走,正確的方法應是每天用相對固定的強度去步行健走。確定“強度”的方法很多,比如將心率維持在每分鐘100次,這就是一種計量方式,超過100次就走得慢點,不到100次就走得快些;30分鐘內行走3公里也是一種強度方式,若覺得過分疲勞可以適當降低強度。這些計量方式可以借助于運動型手表,或安裝在手機上的心率儀等軟件。

        不良走路習慣會有惡果

        不良的走路習慣也容易引發(fā)惡果,比如——

        1、低頭含胸:加速疲勞。

        2、步幅過大:降低腳掌的緩沖力,增大對顱腦和膝關節(jié)的沖擊。

        3、步幅過小:導致膝蓋或髖部退化。成年人正常步幅應在65-70厘米。

        4、腳掌拖地:造成關節(jié)、肌肉、足弓勞損。

        5、不擺臂:影響平衡,加大背部負荷,引起下腰痛。

        6、擺臂幅度過大:影響走路速度,可能造成上肢拉傷。

        7、內外八字:既不舒服,也不美觀。

        8、身體傾斜:易引起背痛。

        9、選錯鞋:緩沖和保護作用降低,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另外,我們還必須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走路”要求——

        體弱者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時間最好在清晨或飯后,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失眠者可在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每分鐘走80米為宜,每次半小時,這會帶來較好的鎮(zhèn)靜效果。

        冠心病患者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fā)心絞痛,應在餐后1小時緩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時。

        糖尿病患者中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反應。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后半小時,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高血壓病患者以中速步速為宜,要前腳掌著地,切忌后腳跟先落地,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于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要記住一點,只有學會健康地走,“走路”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健康助手。相信在未來,這種簡單易行、安全而又效果好的健身方式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國民所接受和采用。

        最后向大家推薦兩個與“走路”有關的健康狀況自測方法:

        如果你能在10分鐘內走完1公里,說明健康狀況良好;

        如果能在20分鐘內走完2公里,說明健康狀況優(yōu)秀;

        而如果能在30分鐘內走完3公里,那么你的身體狀況就和一個青壯年小伙子一樣棒了!

        如果運動一段時間后,精神飽滿、食欲很好、睡眠質量佳,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shù)和以往差不多或變緩,那么恭喜你,這說明你現(xiàn)在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非常適宜;反之,如果運動一段時間之后,經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shù)比以往多6次以上,這表示你的運動過量了,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關于走路的是與非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話醫(yī)生未必贊同。倒走能防治老年癡呆這話暫時并沒有科學依據(jù)。有關走路,民間存在著許多經驗性說法,它們究竟有沒有道理,背后的科學依據(jù)何在,到底有哪些功效?我們不妨探討一二。

        1、一天要走一萬步?

        我們知道,一般每人每天攝取的熱能在2100卡左右,其中1800卡將在日常身體活動中消耗,剩下300卡可通過活動的方式消耗,如果換算成為行走步數(shù),大約要行走一萬步——7000米,即“日行一萬步”的說法。

        2008年美國體力活動指南提出,每個人應該逐漸增加行走能力,達到每周5天,每日走路30分鐘,每分鐘至少100步的最低標準。換言之,對廣大群眾而言,每周5天,每天行走1萬步是普遍適用的最佳運動目標。但我們還是提倡量力而行,大家要視自身身體狀況而制定鍛煉計劃。

        2、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這個觀點并不完全科學。如果你剛進食完畢就去走路,我們是不提倡的,因為剛進食完,血液主要分配在消化系統(tǒng),立即運動會使消化系統(tǒng)血液流往肢體,不利于食物消化和營養(yǎng)吸收。飯后一小時再走路比較適宜。

        3、光腳走路有助健康?

        光腳走路的確有諸多好處。它能夠緩解由于穿鞋而給身體下部的肌肉群,尤其是腳部、腿部、臀部肌肉帶來的緊繃狀態(tài),使它們變得更加強壯、靈活。改善肌肉群的協(xié)調,還能防止肌肉在行走或者跑步等運動中受傷。

        此外,光腳走路對身體的各種關節(jié)、整個身體姿態(tài)都有積極作用。要知道,經常穿鞋尤其是高跟鞋、厚底鞋,會令人體各關節(jié)喪失自然姿態(tài),進而影響人的整體姿勢,并引發(fā)背部問題。而光腳走路能使關節(jié)靈活,身體自如伸展。如果你正處于背部損傷的恢復期,光腳走路還會幫你盡早痊愈。當然,光腳走路也非一概而論,如果不分時間、方法、體質,一味不穿鞋亂走,也會適得其反,傷害健康。

        4、倒走防治老年癡呆?

        關于倒退走路能防止老年癡呆的說法,暫時并沒有得到科學研究的證實,但倒走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治療腰肌勞損的功能性鍛煉方法。從運動生物力學角度來看,人倒走時,每次提足向后邁步,骨盆傾斜情況正好與向前走時相反,這就使原本使用較少的肌肉得到鍛煉,使常用的或受傷的肌肉得到休息,肌肉的力量獲得平衡,這就有助于腰部病變的逐漸復原。

        如果倒走時雙手撐腰,效果更佳。這是因為手撐腰部時,在水平方向就產生了一個保護受傷部位的分力,同時還能矯正駝背或者軀干前傾等不良姿勢。長期伏案工作者,若能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每天倒走幾百步,不失為一種簡單而實用的鍛煉方法。

        5、晚上走比早晨走好?

        國際上推薦的最佳步行鍛煉時段是下午3時到晚上9時,不過我們認為,只要適合自己,晨練、晚練其實都無妨。理論上說,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xié)調能力最強,體力的發(fā)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最強,并且這時的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wěn),確實是適宜鍛煉的好時段。不過,不同人群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對絕大多數(shù)正常體質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后一小時,以及睡覺前一小時(失眠者除外),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