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分子靶向治療方法
- 分子靶向治療方法
-
參與醫(yī)生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徐英輝 副主任醫(yī)師

目前多數(shù)的病人有時被認為是由于體內的驅動基因改變而導致的惡性疾病的發(fā)生,針對體內的驅動基因的改變而應用的藥物就叫做靶向治療。靶向治療的應用,實際上在多個腫瘤中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肺癌、乳腺癌、腸癌、黑色素瘤等這些腫瘤中非常常用。以肺癌為例,多數(shù)的肺腺癌是由驅動基因來驅動,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驅動基因的改變,包括EGFR、ALK、ROS1,還有一些罕見的,比如BRAF、RET、MET、NTRK等。針對最主要的EGFR的基因,目前的分子靶向藥物就有很多,包括一代的吉非替尼、安羅替尼、埃克替尼,二代的阿法替尼、達克替尼,三代的奧希替尼和阿美替尼。這些藥物在應用的時候,特異性非常高,耐受性比較好,副作用也比較小,多數(shù)病人能夠耐受,而且應用口服藥物治療的時候,能夠使疾病達到一個很好的控制情況。所以這種情況,一般就把惡性疾病認為當做一個慢性病來治療,有的病人通過細致的靶向治療之后,可能生存期會明顯延長2-3年,甚至4-5年之久。當然,針對ALK的基因,有更多的靶向藥,比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阿來替尼、勞拉替尼等,根據(jù)不同病人體內基因的變化情況,要采取不同的藥物分子靶向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