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檢查頸椎病做什么檢查
- 檢查頸椎病做什么檢查
-
參與醫(yī)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 蘇慶軍 主任醫(yī)師

如果感覺到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甚至下肢無力、行走不穩(wěn)。如果去醫(yī)院,醫(yī)生一般先詳細詢問病史,同時做一系列輔助的檢查,具體如下:1、X光片:要先照頸椎的X光片正側位,主要看頸椎的骨質增生是否有椎間處高度的降低,以及生理性前凸是否存在、是否有明顯的骨質增生。有的患者出現頸椎后縱韌帶的骨化,在X片上也可以看到非常明顯,同時還可以看到韌帶的骨化,說明頸椎病時間較長,即長期低頭導致肌肉疲勞非常嚴重,這是做頸椎的X光片表現。頸椎X光片還可以照過去過身位,檢查頸椎的穩(wěn)定性。同時頸椎的測位片上可以測量頸椎管的比值,看是否有發(fā)育性頸椎管狹窄。如果有發(fā)育性頸椎管狹窄,發(fā)生頸椎病的概率就較大;2、核磁共振:做頸椎X光片之后,如果出現上肢的麻木癥狀,或者下肢有癥狀的時候,一般還主張做核磁共振。做核磁共振的目的,是看椎間盤是否突出,是否壓迫脊髓或者神經根,突出的部位,以及壓迫的程度是輕是重。同時可以看到壓迫硬脊膜還是壓迫脊髓,而受壓的脊髓是否是單純受壓,還是受壓節(jié)段的脊髓內出現缺血性改變。因此做核磁共振,有利于判斷頸椎病的類型以及頸椎病的程度;3、頸椎CT:一般懷疑患者有頸椎病,可能明確頸椎病診斷后,做完核磁共振,則需要手術。要看前方壓迫脊髓的致壓物是骨性還是軟性,會做CT檢查。而CT就是看到椎間盤是否有突出,以及是有增生的骨贅壓迫脊髓,還是鈣化的椎間盤壓迫脊髓,還是由于后縱韌帶骨化所壓迫的脊髓,有利于術前決定手術方案,如前路手術或者后路手術。一般頸椎病的檢查,先做X光片,再做核磁共振,再做CT。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