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想要皮膚好,不是要靠化妝品來掩蓋的,因為大部分的化妝品都含有一些化學成分,對我們的皮膚來說多少都有一些傷害,所以從身體的內(nèi)在進行調(diào)理才是最主要的,有很多滋補的產(chǎn)品都非常適合女性朋友們服用,比如玉竹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到底中藥玉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中藥玉竹的功效與作用
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主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干口渴;內(nèi)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nèi)熱消渴。
①《本經(jīng)》: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
②《別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nèi)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diào)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⑦李杲:潤肝,除熱。主風淫四末。
⑧《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⑨《綱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shù),失精,一切虛損。
⑩《廣西中藥志》:養(yǎng)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玉竹的附方
①治發(fā)熱口干,小便澀:萎蕤五兩。煮汁飲之。(《外臺》)
②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
③治陽明溫病,下后汗出,當復其陰:沙參三錢,麥門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一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溫病條辨》益胃湯)
④治陰虛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干痰結:生萎蕤二至三錢,生蔥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錢至錢半,東白禳五分至一錢,淡豆豉三至四錢,蘇薄荷一錢至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通俗傷寒論》加減萎蕤湯)
⑤治卒小便淋澀痛:芭蕉根四兩(切),萎蕤一兩(銼)。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錢,攪令勻。食前分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⑥治男婦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葳參五錢,丹參二錢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澀痛:萎蕤、赤芍藥、當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衛(wèi)生家寶方》)
⑧治眼見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兩。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二葉,生姜一片,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服。(《圣濟總錄》甘露湯)
⑨治虛咳:玉竹五錢至一兩。與豬肉同煮服。(《湖南藥物志》)
⑩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沖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飯前服,可治小便不暢,小便疼痛。
⑾玉竹、黨參、丹參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心悸,口干,氣短,胸痛或心絞痛。
⑿玉竹、北沙參各15克,麥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貝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癥。
⒀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烏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代茶飲用,可治熱病傷陰,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飲,大便干燥。
⒁玉竹20~50克,豬瘦肉250克,同煮湯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氣虛乏力等癥。
⒂玉竹、首烏、黃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貧血萎黃,氣陰兩傷,病后體弱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