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中醫(yī)藥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也是非常博大精深,提起枳殼和麩炒枳殼這兩個專有名詞,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的讀音是什么,對中國中草藥有所研究的人大概會略知一二;枳殼和麩炒枳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雖然它們在中醫(yī)藥中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枳殼和麩炒枳殼的功效是什么?
枳殼為常用中藥,性微寒,味苦,辛,酸。主產(chǎn)于四川、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產(chǎn)則稱川枳殼 ,江西產(chǎn)則稱江枳殼,湖南則稱湘枳殼 。取麩皮撤于熱鍋內(nèi),侯色黃冒煙時,加入枳殼片,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
麩炒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采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枳殼是臨床常用的中藥,能夠破氣,行痰,消積。臨床常用于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等等。下面響石潭詳細說一下枳殼的功效與作用。
具體來說,枳殼有對氣管平滑肌的作用:辛弗林有較強的擴張氣管和支氣管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有抗血球凝集作用,經(jīng)實驗研究,枳殼在一定程度上有抗癌作用,能阻止癌細胞擴散,抗炎、抗真菌作用,對真菌的擴散有抑制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枳殼和麩炒枳殼有巨大的功效,但是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不然會對身體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