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每一種東西都有它自己的儲存條件,比如我們的熟食等等,更別說那些中藥,如果儲存得不好,就會導(dǎo)致它的功效完全不同,說到黃芪,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我國的一種中藥材,黃芪,是一味很好的補(bǔ)氣中藥,可補(bǔ)氣固表、利水退腫,而炙黃芪是黃芪種類之中的一種,就是經(jīng)過蜜炙的黃芪,也是一種很好的中藥,那么,對于炙黃芪如何存放呢,就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疑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吧。
炙黃芪,又稱炙北芪或北蓍,亦作黃耆或黃蓍,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chǎn)于中國的內(nèi)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采挖,出去須根幾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炙黃芪可分為:內(nèi)蒙炙黃芪、膜莢炙黃芪、綿炙黃芪、多序巖炙黃芪(又名“紅芪”)、日本炙黃芪(又名“和炙黃芪”)。將炙黃芪密封包裝,放置在干燥通風(fēng)處?;蛘呃帽淅洳兀洳厍耙惨芊馄饋?,以防止潮氣。炙黃芪與很多補(bǔ)益類中藥,如黨參、 當(dāng)歸一樣,黃芪含多糖,為了延長保質(zhì) 期,在放入密封盒之前需晾曬1?2天, 或用微波爐低火烘烤5?10秒,然后放 置在家里的陰涼處保存。
中藥炙黃芪保存的方法很多,但行之有效可以歸納為四種: 1、埋藏貯存法:可用廣口瓶、壇子等作容器,同時(shí)準(zhǔn)備好填埋物(石灰、花椒、谷糠等).具體方法是: ①石灰埋藏。適用于易變色、蟲蛀、發(fā)霉的黃芪等。 ②谷、麥糠埋藏。用雙層凈紙將藥材包好置于容器內(nèi),同時(shí)將填埋物下填上埋,密封,使之與空氣隔絕,防潮、防蛀,并置于陰涼干燥處。 2、酒精貯存法:(具體方法如下) ①噴灑。將酒精直接噴灑在藥材上和容器內(nèi),然后密封容器口。 ②瓶裝。在存放藥材的容器底部,放一裝有酒精的開口瓶子,將藥置于瓶口上部,加蓋封嚴(yán)即可。 3、低溫貯存法:此法適用廣泛,一般在一5℃以下的低溫條件下,即可殺滅藥材的害蟲,防止霉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