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菟絲子的滋補作用,制藥及臨床需要量大,而其產(chǎn)量又低,產(chǎn)生了供求失衡現(xiàn)象。所以菟絲子是各個藥材市場上抽檢不合格率最高的品種之一。混淆品,偽品層出不窮。那么,如何鑒別菟絲子呢?
1、混亂品
“大粒菟絲子”為同屬植物日本菟絲子(錦燈籠)的種子,在黑龍江、吉林、甘肅、四川、江西等地使用。其直徑2~5mm,表面淡褐色或黃棕色,種皮剝?nèi)ズ笈卟怀侍谞?,用水浸泡后成膠狀,光滑,放大鏡下觀察,具不整齊的短線狀斑紋。
2、劣品
在正品中摻雜一些未成熟的種子,其形狀比正品稍小,顏色偏深,在沸水中不吐絲,正品菟絲子在沸水中很快會有“旋絲”吐出,而未成熟的種子無論煮多長時間只在顏色上發(fā)生改變(顏色變黃),但還是很堅硬,即使用指甲按都不破裂。這種未成熟種子在正品中也總摻有,但用水煮時都會在燒杯底部出現(xiàn),如果在燒杯中出現(xiàn)30%,那這種菟絲子就不能作為藥用。
3、假菟絲子
用青箱子作模子然后裹泥摻入菟絲子中充當(dāng)菟絲子賣,其形狀、大小、顏色幾乎和菟絲子沒什么區(qū)別,但用水泡后泥土就出來了。放入熱水中不吐絲,沒有絲狀物出現(xiàn),鑒別時應(yīng)當(dāng)注意。
.“黃砂?!?,系在正品中摻入黃色均勻的小砂粒,其形狀,大小與正品相似,在手上攤成一層時在放大鏡下能分辨出沙粒的摸樣。放入水中沒有絲狀物出現(xiàn)。
“作假菟絲子”,用水泥做成,其做法是,用水泥做成模子,上面滾上干水泥,其大小與菟絲子相似,并染成灰黃色或黃褐色。但大小很均勻,表面較光滑。質(zhì)重,手感壓手。無氣,無味。經(jīng)常摻在正品當(dāng)中。如果放在水中會將水染成黃色,并沉在水底。水煮后不會有絲狀物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