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附:荷梗、荷蒡、荷花瓣)
荷葉青綠圓盾形,正面有茸背面平,
葉脈廿二分細(xì)枝,解暑升陽溢血靜。
[來源] 為睡蓮科多年生草木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葉片。
[產(chǎn)地] 我國南部地區(qū)均有生產(chǎn)。
[采收] 夏秋季采摘,鮮用?;?qū)Ⅴr葉曬至七八成千,對疊成半圓形或扁形,再曬至全干,曬時要勤翻動,以免霉?fàn)€變色。
[藥材形性] 葉片展開呈圓盾形,直徑30cm,正面青綠色或棕綠色,有白色短粗腺毛,背面灰黃色或淡灰綠色,平滑,有光澤,中心有一突起的葉柄殘基,全緣,葉脈明顯,粗脈21-22條,由中心向外放射,并分生多數(shù)細(xì)脈。質(zhì)脆易碎。微有清香氣,味淡微澀。
以葉大、完整、色綠,無斑點者為佳。
[炮制]原藥用水洗凈.剪去蒡及邊緣,切0.5-1cm絲片,曬干。
荷葉炭 取荷葉置鍋內(nèi),以燜煅法制炭存性。以增強止血作用。
[成分] 含微量生物鹼(荷葉鹼、原荷葉鹼、蓮鹼),鞣質(zhì)等。
[性味、歸經(jīng)] 苦平,入肝、脾、胃經(jīng)。
[功用] 清熱解暑、升發(fā)清陽、止血。用于感受暑熱、頭脹胸悶、口渴、尿短赤,暑熱泄瀉、脾虛泄瀉,吐血、衄血、崩漏等癥。
[處方名] 荷葉 鮮荷葉 荷葉炭
[用法、用量] 煎服9-15克。鮮葉一角(全葉的四分之一)。
[保貯] 干荷葉放竹簍內(nèi),置干燥處;蓮藕種缸內(nèi),鮮荷葉可隨用隨摘。
附藥
1.荷梗 系荷葉的葉柄。呈細(xì)長圓柱形,有數(shù)條縱向抽溝及多數(shù)小刺,斷面有孔道。能行氣寬胸、通乳汁,用于感受暑濕之胸悶食少,乳汁不多之癥。煎服干品10—15克,鮮品1尺。
2.荷蒂(荷葉鼻) 系剪去葉的中央連葉柄之部分,有和胃安胎,升閉止瀉之作用,常用于胎動不安、崩漏帶下,泄瀉脫肛之諸癥,煎服4—10只。
3.荷花瓣 系散落之荷花冠,卵圓形,淡棕色,表面有多數(shù)細(xì)筋脈,質(zhì)柔軟光滑,味甘平,有清暑、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暑熱煩渴,咳血、咯血等癥。煎服3-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