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青少年癲癇病如何確定
-
14歲
2011-10-08 17:59 瀏覽6789次
病情描述:
2010年4月16日晚21點發(fā)作第一次,在寫作業(yè)時突然暈倒,全身抽搐,雙眼上翻,牙齒緊咬,幾分鐘后恢復。2010年5月23號晚21點第2次發(fā)作。請問是癲癇病嗎?
- 答
您好,癲癇是一種臨床綜合癥,它的特征是大腦神經細胞反復發(fā)作的異常放電,導致大腦功能失調。癲癇發(fā)作的常見癥狀有:突然意識喪失,發(fā)則仆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蘇醒時一如常人等。癲癇疾病有兩個診斷的特征:一是突發(fā)性,就是說發(fā)病就發(fā)病了,沒有其他的征兆。二是癲癇發(fā)作不是一次,兩次的發(fā)病而是反復的周期性的發(fā)病。以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建議如果真是還未確診是否是癲癇疾病,最好及時去正規(guī)的專業(yè)的癲癇治療醫(yī)院檢查清楚就診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
2011-10-08 16:05
- 答
一身汗,倆泡稀,烏龜王八養(yǎng)身體。根據人民網報道中國現(xiàn)有900多萬癲癇患者,每年新增40多萬,可以說對抗療法沒有出路,手術更不可取,那樣會對大腦造成更大的傷害,癲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治病切要求本,以中藥散寒,疏通氣血經絡,固本培元可治好此病。病因:傷寒后遺癥,感冒發(fā)燒濫用抗生素,導致閉門留寇。治法:張仲景大柴胡湯:柴胡(15克)黃芩(9克)芍藥(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實(9克)大棗(4枚劈開)竹茹(15克)大黃(6克)服57天,泡2小時,煎35分鐘。此方的主治功能是發(fā)汗降濁散寒什清,使風寒邪氣隨汗和二便排出,清陽之氣升發(fā)打入大腦等微循環(huán)組織,激活微循環(huán),修復處于休眠壞死狀態(tài)的細胞組織。正常藥理反應:拉肚,頭暈頭痛,個別患病嚴重者有躁狂現(xiàn)象,注意陪護。可減緩藥量控制,鼻子出血可用檀香灰塞入止血。隨后續(xù)服大定風珠:生白芍干地黃各六錢[各18g]、麥冬(連心),六錢[各18g]、麻仁五味子各二錢[各6g]生龜版生牡蠣甘草(炙)鱉甲(生),各四錢[各12g]阿膠三錢[9g]雞子黃(生),二枚服57天善后,煎發(fā):泡2小時,煎3040分鐘。二方聯(lián)合服用,1015天為一療程,隔515天再服下一療程,只要見效,病定可愈。如上火嚴重菊花山楂泡茶喝,惡心嘔吐加吳茱萸竹茹各10克,干咳用貝母粉吞服23克。最好集合頭部按摩,針灸人中,百會等穴。23月可治愈,禁忌:生冷,飲食素淡,注意保暖發(fā)汗,適當鍛煉,男子節(jié)制房事。小兒可服小兒七珍丹13天,用量以下痢清水為度,一日一次,后以鱉甲二冬枸杞熟地大棗各10克頓服35天善后。23個療程可好。有條件可日服麝香0.20.5克。

-
2011-10-08 16:07
- 答
你好。根據您的描述,不排除癲癇的可能。建議去醫(yī)院檢查治療。祝健康

-
2011-10-08 17:33
- 答
一身汗,倆泡稀,烏龜王八養(yǎng)身體。根據人民網報道中國現(xiàn)有900多萬癲癇患者,每年新增40多萬,可以說對抗療法沒有出路,手術更不可取,那樣會對大腦造成更大的傷害,癲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治病切要求本,以中藥散寒,疏通氣血經絡,固本培元可治好此病。病因:傷寒后遺癥,感冒發(fā)燒濫用抗生素,導致閉門留寇。治法:張仲景大柴胡湯:柴胡(15克)黃芩(9克)芍藥(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實(9克)大棗(4枚劈開)竹茹(15克)大黃(6克)服57天,泡2小時,煎35分鐘。此方的主治功能是發(fā)汗降濁散寒什清,使風寒邪氣隨汗和二便排出,清陽之氣升發(fā)打入大腦等微循環(huán)組織,激活微循環(huán),修復處于休眠壞死狀態(tài)的細胞組織。正常藥理反應:拉肚,頭暈頭痛,個別患病嚴重者有躁狂現(xiàn)象,注意陪護??蓽p緩藥量控制,鼻子出血可用檀香灰塞入止血。隨后續(xù)服大定風珠:生白芍干地黃各六錢[各18g]、麥冬(連心),六錢[各18g]、麻仁五味子各二錢[各6g]生龜版生牡蠣甘草(炙)鱉甲(生),各四錢[各12g]阿膠三錢[9g]雞子黃(生),二枚服57天善后,煎發(fā):泡2小時,煎3040分鐘。二方聯(lián)合服用,1015天為一療程,隔515天再服下一療程,只要見效,病定可愈。如上火嚴重菊花山楂泡茶喝,惡心嘔吐加吳茱萸竹茹各10克,干咳用貝母粉吞服23克。最好集合頭部按摩,針灸人中,百會等穴。23月可治愈,禁忌:生冷,飲食素淡,注意保暖發(fā)汗,適當鍛煉,男子節(jié)制房事。小兒可服小兒七珍丹13天,用量以下痢清水為度,一日一次,后以鱉甲二冬枸杞熟地大棗各10克頓服35天善后。23個療程可好。有條件可日服麝香0.20.5克。

-
2011-10-08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