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
- 長期咳嗽、哮喘、無力
-
53歲
2009-10-07 09:53 瀏覽8561次
病情描述: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兩個多月了,白天還好些,晚上睡覺咳嗽
- 答
您好,根據(jù)癥狀應該是結(jié)合并發(fā)哮喘,建議中藥治療 肺結(jié)核是由結(jié)核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為其主要臨床特征.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因感染結(jié)核桿菌而發(fā)病.雖然感染后并非立即發(fā)病,但一旦感染,終生有發(fā)病危險. 本病屬中醫(y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范疇.先天稟賦不強,正氣虧耗為其內(nèi)因,外受“癆蟲”所染,邪乘虛而入,而致發(fā)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癥見干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fā)紅午后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干喜冷飲,舌紅脈細數(shù).治宜養(yǎng)陰潤肺.方藥:沙參12g,麥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藥30g,云苓15g,川貝12g,菊花10g,阿膠15g(烊化),三七3g(沖服). 2. 陰虛火旺型 癥見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經(jīng)不調(diào),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shù).治宜滋陰降火.方藥:龜板10g,阿膠12g(烊化),冬蟲夏草12g,胡黃連10g,銀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麥冬12g,桔梗12g,貝母12g,當歸12g,青蒿15g,知母12g. 3. 氣陰耗傷型 癥見面色不華,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并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藥:太子參15g,云苓15g,白術(shù)15g,山藥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棗10g,黃芪20g,蓮子15g,當歸12g,白及20g,功勞葉12g. 4. 陰陽兩虛型 癥見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音嘶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jīng),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治宜滋陰補陽.方藥:太子參15g,白術(shù)15g,山藥30g,茯苓20g,黃芪30g,紫河車15g,當歸15g,鹿角膠10g,龜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勞葉12g. [哮喘的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認為哮喘患兒多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調(diào),機體虛弱,腠理疏松,衛(wèi)氣不固,不能適應外界氣候環(huán)境變化,易為外邪侵襲,外邪侵襲首先傷肺,若反復發(fā)作,氣陰俱傷,可波及脾腎.脾虛則運化失調(diào),積液成痰,痰阻氣道則呼吸不利;腎為先天之本,主納氣,攝納失司,則氣不歸根,從而三臟功能失調(diào),病情加重,因此“正虛”是本病的主要矛盾,也是辯證的主要依據(jù).臨床分風寒型及風熱型: [A]風寒型 麻黃4 桂枝4 細辛2 干姜3 白芥子5 杏仁8 淮山15 蘇子8 五味子5 法夏8 黃芪18 白術(shù)15 山萸肉12 [B]風熱型 金銀花10 黃芩8 杏仁8 桑白皮10 款冬花10 五味子6 桔梗8 薄荷8(后下) 瓜蔞仁10 蒲公英10 石菖蒲6 麥冬8
-
2009-10-07 10:10
- 答
你好,這樣的情況多是身體的結(jié)核沒有正常治療,身體虧下來了,你可以用小麻雀吃補身體,可以盡快好轉(zhuǎn).
-
2009-10-07 10:11
- 答
你好這個情況應該要注意是否有肺陰虛的情況呀 指導意見 這個情況建議可以到醫(yī)院去采用中藥進行調(diào)理的,也許是會有效果的,同時建議可以做個PPD試驗,以排除是否有肺結(jié)核的可能性呀 生活護理 平時應該要注意加強體質(zhì),以增強抵抗力的?
-
2009-10-07 12:57